财税宝典

增税控烟效果不能急于求成

发布时间:2015-06-02 来源: 南方日报

  时隔6年,烟草税再度上调。财政部5月8日发布通知,自2015年5月10日起,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%提高至11%,税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,并按0.005元/支加征从量税。

  在现有的烟草专卖制度下,征税固然会增加企业成本,但是与2009年仅增税不提价相异的是,此次是增税和提价同步实施,可以通过指导价,确保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垄断利润空间,将增税成本全部转嫁给烟民承担。此次香烟总体零售价格提高10%,甚至会有烟草公司和销售商借此搭车涨价。

  清远不少烟民表示,增税成本虽然已经转嫁给烟民,但是实际影响非常微小,并不会因为增税而减少吸烟。由此,有人认为,与一般的消费品不同,烟草消费有明显的依赖性。烟草提价,会带动消费向中低端烟草产品聚集的结构性调整,这种转化抵消了烟民总量的减少,而于控烟工作无益。

  事实上,增税控烟在世界上是通行的做法,并通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。比如从1993年~2009年,南非卷烟总税负由占零售价格的32%提高到了52%,同期卷烟的销售量减少了30%,成年人吸烟率从32%下降到20.5%。中国烟草税的税率逾40%,但是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60%左右,而且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国家烟草税税率达到了75%。中国烟草税税率的提高尚有很大空间,经验证明,对烟草加税是最有效、最符合成本收益的控烟措施。

  对于烟草,中国是完全按照计划经济的方式运作。由于非市场机制,烟税提高,烟价却没有上升,不能达到调节消费行为的效果。但是,中国目前正在进行财税体制改革,并强调提高消费税。通过消费税调节消费者的不健康行为,这将会是有效的措施,有理由值得期待。其实,我们无须苛求增税控烟效果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一如其他改革,一切都只能交给时间证明。

  国内实行增税控烟,也是为了提高吸烟的成本,用价格的杠杆让青少年远离烟草,也让“老烟枪”们少抽几根。不过,有一点担忧的是,我国烟草的品种太多,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的都有,价格太低更容易让青少年吸得起。因此,有必要通过立法的方式,来对烟草销售作出一定的限制,否则控烟效果或将大打折扣。